三季度,中国GDP明明是上涨4.9%,美国媒体为何报道的是5.2%呢?
下为美国福克斯新闻网对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的报道文章截图,可清晰地看到:美媒提到的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为5.2%。与我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4.9%,不一致哦,您知道原因是什么吗?

难道是美国媒体不专业,美国媒体在造谣生事吗?南生可以明确告诉您,美国媒体说的很精准。美国媒体虽然偏爱制造新闻,但在这件事上面,他们的确只是在传播新闻,而不是编造新闻。
在报道中国经济新闻时,一些美国媒体要比我国大多数媒体在报道美国经济信息时更加专业、严谨和务实。他们对数据进行了精准的转换,他们对数据进行了“符合当地居民阅读习惯”的转换。
南生给大家举个例子,美国媒体在提到火车速度时他们会写成“时速100”。虽然美国媒体省略了数量单位,但所有阅读这条信息的美国居民都知道是“时速100英里”。
同样的,中国各大媒体在报道我们的高铁时速时也可简写成“时速350”。虽然也是省略了数量单位,但所有阅读这条信息的中国老百姓都知道这指的是“时速350公里”。

在这个例子中,美国媒体若援引中国媒体的新闻,必然会将之转换成“时速217.5英里”——也就是他们会对数据进行了“符合当地居民阅读习惯”的转换,而不是刻板地直接复制“时速350”。
因为在没有明确提到数量单位时,各国居民都会将之默认成“本国人习惯的度量衡”。美媒若不转换,直接引用“时速350,就会被阅读这条信息的美国人理解成时速350英里,而不是公里”。
但我们中国的一些媒体却不能做到这一点,他们经常犯一些低级错误,甚至变成了谣言。以中美两国2023年第三季度的GDP增长率为例:
美国人习惯的是“环比折年率”,就是将单个季度的经济环比增长率进行年化。今年第三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长4.9%,环比上涨1.3%——将这个1.3%的环比增速年化后,得到的就是5.2%。

这个5.2%,我们称之为环比折年率,这是美国人偏爱的度量单位。美国媒体在报道中国三季度GDP增长率的时候,他们只需要简写成:中国经济增长5.2%,美国人就知道是“环比折年率”。
若他们同时想提到中国三季度经济增长4.9%的时候,就一定会加上“同比”两字,从而和5.2%的环比年化增长率进行区别。因为不加“同比”两字的话,美国人会将之误解成环比折年率。
但我们中国媒体在报道美国三季度经济增长率的时候,仅有包括南生在内的少数媒体明确写明:美国经济环比上涨1.3%,环比年化上涨5.2%,若采用我们中国人习惯的同比,那增速将是2.8%。
而其他很多数媒体在提到美国三季度经济增长率的时候却都只是简单地写成“增长5.2%”。对大多数中国吃瓜群众来说,不就理解成是“美国GDP同比增长5.2%”吗?
这样生搬硬套,不学会按各国居民的阅读习惯来转换数据,不就等于是在造谣生事吗?好吧,说他们造谣有些严重,可说他们不专业、不严谨和不务实,南生又觉得不解气。

最后是小结:中国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长4.9%,美国同比增长2.8%;中美两国三季度经济环比增长率都是1.3%,将之年化后得到的环比折年率都是5.2%。本文由南生整理并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
《金融学基础1》连载——关于本书
关于本书这是一本目标让所有人都可以读懂的金融学普及型专业书籍。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专业性和普及性的结合。听到专业书籍,没有学过金融但有愿望了解的人或者是正准备学习金融的人,大多都会感到一些恐惧,“自己怎么能够读懂那么深奥的知识呢?”这是许多人的疑问。也许这本书就会改变读者们对金融学习的看法,发现原来金融知识并不是想象那么难。而这样的目标正是我们编写经济金融书籍的出发点。0000新锅开锅的正确做法 不锈钢开锅的正确方法
铁锅是传统的烹饪工具,在不粘锅大行其道的今天,铁锅依然凭借它独有的优势,占据了相当的市场,尤其在饭店的后厨,一口口大铁锅更是“标配”。铁锅看起来比不粘锅粗糙,其实使用起来要比不粘锅“讲究”多,一口好的铁锅使用得当,做好保养,就能做到越用越顺手,最后达到“物理不沾”的程度,饭店里用了多年的铁锅都是做菜用的“宝贝”。大财经2023-03-21 07:27:310002宽带在线测速 在线测速网
大财经2023-03-25 09:42:590000阿里巴巴:2024财年第二财季营收2247.9亿元,同比增长8.5%
36氪获悉,阿里巴巴发布2024财年第二财季财报。财报显示,该季度营收2247.9亿元,同比增长8.5%,市场预期2240.96亿元。其中,淘天集团营收976.54亿元,同比增长4%;云智能集团收入为276.48亿元,同比增长2%;菜鸟集团营收228.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本地生活集团营收155.64亿元,同比增长1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