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是指哪两会?
2022年12月30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2023年3月5日将在北京召开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提前一天,也就是2023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
每年都召开的两会是指哪两会?大部分国人只知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另一个政治协商会议就有些陌生。政治协商会议(全称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政协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履行的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那么两会的召开是从何时开始的?
两会,是对自1959年以来历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由于两场会议会期基本重合,而且对于国家运作的重要程度都非常的高,故简称做“两会”。从省级地方到中央,各地的政协及人大的全体会议的会期全部基本重合,所以两会的名称可以同时适用于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
两会每五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某届某次会议。根据中国宪法规定:“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两会”代表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一种利益的,代表着选民在召开两会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
本届两会会议将继续秉持开放、透明的精神,为中外记者采访报道提供服务,欢迎中外记者届时参加采访。
为了给两会预热,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拟于2月10日以线上线下并行的方式召开全国“两会”议/提案建议会。
截至目前,已收集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生物多样性、绿色发展、气候变化应对、控烟、立法和环境司法领域等相关建议30余份,工作组将对建议稿进行汇总梳理、分类归档,并汇编成册,在全国“两会”议/提案建议会召开之前,分发到参会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手中,邀请代表委员对各类建议进行提前“把脉”,以确保会上呈现的议/提案建议内容质量和方向的准确性。
此外,有些省在召开地方两会时候就对修复疫情影响、恢复经济增长两块内容议论度特别高,我相信这两部分内容也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们关心的话题。
而且,今年是二十大后的开局之年,继中国共产党去年完成换届之后,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将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杭州亚运会、改革开放45周年等重大事件、重要节点也值得关注。
2023年的两会仍旧值得国内外期待!
2024年养老金调整:1954-1959年出生的人,能享受高龄倾斜吗?
2024年养老金调整:1954-1959年出生的人,能享受高龄倾斜吗?养老金,是众多退休人员的生活支持,也是晚年安宁的保障。我国的社保法规定,根据工资和物价增长,适时调整养老金,以确保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养老金连续调整,调整方式多样,其中一种备受关注的方式就是“高龄倾斜”。大财经2023-10-25 13:54:260000永别了!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驾鹤西去,行业瞬间沉寂!
李秋喜,享年65岁,是中国著名的商业巨子和汾酒集团的原董事长。他的突然离世,不仅令全国各界感到震惊,更给整个白酒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动和挑战。从寒门走向商海巅峰,李秋喜用他的智慧和勇气谱写了一曲传奇。汾酒集团在他的带领下,从一个小型酿酒厂迅速崛起,成为了中国酒业的领军企业。然而,就在今年,我们失去了这位商界巨子,李秋喜的离世令整个行业掀起了一阵巨大的波澜。挚爱白酒事业全情投入大财经2023-12-18 11:16:020000降低入籍门槛,大量引进亚非籍人口,可行吗?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口流动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一些国家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采取了开放和宽松的移民和入籍政策,吸引和引进外国人才和劳动力。但这些政策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挑战,如社会融合、文化冲突、国家安全等。那么,降低入籍门槛,大量引进亚非籍人口,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可行吗?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1、人口结构大财经2023-11-13 16:29:560001自然人陈赠平以4.19亿元竞得苏州常熟1宗宅地 溢价率14.73%
观点网讯:5月5日,苏州常熟市成功出让1宗宅地。经过28轮限时竞价后,地块顺利封顶进入一次性报价,共有5家单位参与,最终由自然人陈赠平以41905.08万元竞得,楼面价14343元/㎡,溢价率14.73%。据观点新媒体了解,上述地块编号为苏州市2023A-001号,位于常熟城区,出让面积20869㎡,容积率1.4,建筑面积29216.6㎡。0001外资为中国经济投下“信心票”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日前到访中国,海内外高度关注。从宝洁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詹慕仁到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从梅赛德斯—奔驰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到星巴克全球首席执行官纳思瀚……众多跨国企业高层今年以来纷纷来华交流考察、洽商投资,为中国经济投下“信心票”。4月11日,参观者在消博会上了解特斯拉新能源汽车。新华社记者樊雨晴摄大财经2023-06-06 01:29:0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