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零成本无限复制,供需双方缺乏互信,千亿数据要素市场规模化发展还有几道坎)
在徐彬看来,数据具有几乎零成本无限复制等诸多新特性,传统的产权、流通、分配、治理等制度难以适用。要想充分释放数据要素的价值,必须加快构建完善数据基础制度。
在政策的引导和影响下,企业参与数据流通的热情日益高涨。但数据要素流通与治理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的现实:数据资源规模化流通还需攻克安全大关;数据资源开发深度与应用范围不足、数据产业生态建设面临互信难题等问题也有待解决。
挑战二是数据资源开发深度与应用范围不足。从《报告》调查结果来看,当前我国数据资源流通在供给侧面临数据产品种类少、同质化程度高、附加价值低、数据资源深加工和场景应用能力不足等问题。
第三个挑战是当前数据产业生态建设正面临互信难题。由于自身特殊性,相较于石油等资源,数据资源在流通交易方面存在天然的互信困境。一方面,数据需求方对数据提供方不信任。数据需求方为保证数据质量能满足自身需求,希望提供方在交易前提供更多数据,然而数据提供方则面临数据价值在交易前即流失的风险,因此只能提供关于数据的少量信息。
4月1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数据要素流通与治理产业高峰论坛上获悉,2022年我国数据交易规模超700亿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2200亿元。
除了流通与交易环节不畅通,数据资源本身要实现大循环也面对不少挑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中国移动研究院在论坛现场发布的《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关键问题研究》(以下简称《报告》)中获悉,当前数据资源大循环主要面临三个难题:
一是数据流通交易市场仍处于探索期,交易机构运行机制和支撑能力有待进一步完善;碎片化的线下合作和场外交易仍是交易主流,限制了产业规模化发展;数据确权、交易监管等政策和机制还有待完善;在数据资源治理、数据资产评估、数据产品经营等方面的支撑能力还需加强。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高同庆
其中,数据提供商“不敢”“不会”对外提供数据产品,仍是导致数据供给乏力的重要原因。根据《报告》,我国仅有18.2%的企事业单位能够利用数据并充分发挥其价值,超过80%的企事业单位只有少部分数据得到开发,甚至有些企业的数据尚未得到开发利用,数据技术能力和数据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导致数据资源的开发力度不足,数据应用领域相对狭窄,数据价值潜力无法得到充分释放。
记者从14日召开的数据要素流通与治理产业高峰论坛上获悉,2022年我国数据交易规模超700亿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2200亿元。硬币的另一面是,当前数据要素流通仍然存在诸多挑战,迫切需要基础设施的全面支持。
对于这一点,手握大量数据资源的运营商深有体会。据高同庆透露,数据要素流通和市场化发展涉及连接、算力、安全、合规、审计、交易、交付等众多基础能力,我国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目前突出的挑战体现在两方面:
另一方面,数据提供方对数据需求方不信任。数据需求方存在未经提供方许可转卖数据的可能性。数据供需双方作为数据资源大循环的核心主体,二者之间的互信问题制约了数据资源大循环生态的发展。针对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仅靠产业链各方之间的一纸合约,难以保证建立互信互利、高效协同的生态,需要可信的数据流通基础设施为依托进行落地。
当前,数据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随着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的密集出台,数据要素市场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数据流通供需方从金融互联网行业向其他行业扩展,交通、医疗、政务等行业和场景的数据需求逐步显现。
二是缺乏标准化广域覆盖的可信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其中核心技术亟须探索和突破。高同庆表示,隐私计算是目前数据要素流通领域的主流技术,具有“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的特点,近年来日益受到产业关注,但其私有化部署、点对点项目制实施的方式导致参与主体的数据流通成本高、服务质量和业务安全难以保障,同时由于其技术标准不统一,不同厂商的产品难以互联互通,从而形成新的数据孤岛,制约了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副主任徐彬看来,数据具有几乎零成本无限复制等诸多新特性,传统的产权、流通、分配、治理等制度难以适用。要想充分释放数据要素的价值,必须加快构建完善数据基础制度。
须加快构建完善数据基础制度
图片来源:中国移动供图
碎片化的线下合作和场外交易仍是主流
对此,高同庆呼吁行业尽快研究攻关支持广泛用户接入、跨域分布协同、全程合规管控的网络化增强隐私计算技术,并以此为核心能力来规划建设统一、高效、可信的数据流通基础设施。
每经记者:杨卉 每经编辑:梁枭
每日经济新闻
自去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数据二十条)对外发布以来,我国数据流通市场迎来新的发展浪潮。
据中国移动副总经理高同庆介绍,我国数据流通交易市场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探索期,碎片化的线下合作和场外交易仍是交易主流,限制了产业规模化发展;交易机构运营机制也有待确立,标准化广域覆盖的可信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尚有待完善。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155285322

挑战一是数据资源规模化流通。具体来看,在数据生产、流通、消费等数据资源循环过程中,各方主体存在不同利益诉求,数据也面临不同程度的安全风险。《报告》显示,超过80%的安全风险发生在数据流通环节;缺乏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可信流通环境,不利于降低数据产品开发成本和交易合规风险,制约了数据资源规模化流通。
油价又有调整
12月8日,国内油价第三个工作日的参考原油变化率是-7.65%,预计汽柴油的价格将下调335元/吨,折算之后每升下调0.26元-0.29元。如果您的车油箱容量是50升,那么这次的油价调整将能让您省下13元至14.5元的油费。下次的调价窗口,将会在12月19日24时开启。转自交通954来源: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大财经2023-12-12 11:01:090000存储芯片巨头美光公司在华产品未通过网络安全审查 国产存储芯片厂商梳理
日前,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依法对美光公司在华销售产品进行了网络安全审查。审查发现,美光公司产品存在较严重网络安全问题隐患,对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造成重大安全风险,影响我国国家安全。为此,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依法作出不予通过网络安全审查的结论。按照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我国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停止采购美光公司产品。0001【震撼】我国首款民用核能电池即将量产,能用50年,全球遥遥领先
1月8号,北京贝塔伏特新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贝塔伏特)在官网上正式宣布,已经成功研制出全新的民用核能电池,可稳定发电50年,无需充电,也无需任何维护。目前已进入中试阶段,即将量产。消息一出,引发热议。有网友惊叹:太厉害了,再也不用担心手机没电了,再见,一日两充!有网友质疑:核能电池,真敢用?出事了那就惨了。有网友笑称:吹,你就继续吹吧,核能电池?全球遥遥领先?实际情况究竟是什么呢?大财经2024-01-22 12:33:180000开立医疗董事长陈志强:深耕细分领域 迎来第二曲线|健行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命健康产业被誉为“永远的朝阳行业”,从业者们时刻前行在探索生命奥秘的最前沿。然而,当创新药转型阵痛与资本寒冬接踵而至,当国内外行业政策环境变化带来重大挑战,当内卷袭来陷入价格战……这些“健行者”唯一确定的是,不确定性才是这个行业的新常态。变局中寻求破局,风雪里何处逢春?对此,他们有着自己的智慧与思考。0000不随大流!摩根大通预计:明天日本央行将调整YYC
在彭博社调查的47位经济学家中,有44位预计日本央行在周五的会议上不会改变或调整政策。但摩根大通日本公司没有“随大流”,其认为日本央行可能会在明天的政策会议上调整收益率曲线控制(YCC)计划,以反映近期强劲的经济基本面。据彭博周四报道,摩根大通日本首席经济学家AyakoFujita表示,无视持续的价格上涨势头,维持当前的鸽派立场,可能会让日本央行“落后于曲线”。大财经2023-06-16 19:56: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