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49

欧洲上演的震惊一幕(172亿美元直接归零,会出现金融地震吗)

大财经2023-04-14 10:45:3413

因此AT1债券在一个银行清算的赔偿顺序中,位列倒数第二,正常情况下赔到这就没钱了,把AT1债券全部清零并不是不能理解的事情。

AT1债券在性质上其实比较接近股票,所以在赔偿时,顺序会比较靠后。通常来说,银行破产或被合并会有6个层级的赔偿顺序,最先需要赔偿的是用户的存款,然后分别是普通公司债券、TLAC债券、次级债券、AT1债券、普通股票。

如此一来,瑞士政府的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了,一个垄断的超级银行虽然对国家金融发展有害,但巨大的体量也意味着很强的风险规避能力。

因为这个原因,在2023年3月份的时候,整个金融业都出现了极大的变动,突然有大量的境外存款跑到了中国。如果我们足够关注金融新闻,就会发现3月底的时候,香港存款业务量暴涨,尤其是香港汇丰银行这种顶着西方银行名头,但钱的流向受中国政府管控非常严的银行。

其实说起瑞信AT1债券被清零这件事,本身很正常,因为AT1债券本来就是一种风险比较高的投资方式。

从2021年开始瑞信就一直净亏损,作为瑞士第二的金融机构,瑞信的净亏损严重的打击了客户信心。

也就是说在这次收购案中,全球持有瑞信AT1债券的投资人们的这笔钱,全部打了水漂,欠钱的人直接抢过欠条撕了当了老赖。

2023年一开年我们就看到了一次西方金融界的大活,3月19日的时候瑞银集团以30亿瑞士法郎(3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瑞士第二大银行——瑞信银行。

要说到这个事,我们需要先建立一个金融模型。

最无耻的是,瑞士政府为了绕过瑞信股东,直接修改了法律。也就是说,在整件事背后,最大推手其实是瑞士政府,瑞士政府直接修改了法律让瑞信的股东无法在法律上阻止这次收购,然后让瑞士银行以低价收购了这家瑞士第二大银行,这操作堪比印度的金融、市场监管局。

一旦美国破产,那西方金融业的超级大地震就来了。并且这次大地震可能超过2008年那次,甚至是超过二战前美国大萧条的水平。

瑞信清零AT1债券这件事中,真正让人大跌眼镜的,其实是瑞士政府绕过了瑞信股东们的同意,强行让给瑞银合并了瑞信。

并且瑞信到底还不还AT1债券,还要看之前几个层级的欠款,如果此前的欠款还完了还有钱,那就得接着还。但是瑞士的FINMA直接要求瑞信清零AT1债券欠款,这个操作是摆明了要“吃黑钱”。

本来银行收购银行虽然涉嫌垄断之嫌,却是正常的商业行为。但在收购案中,瑞信所欠的价值172亿美元AT1债券,被瑞士的金融市场监督管理局(FINMA)要求一笔勾销。

所以这件事已经不单单是哪个资本家或哪个银行吃相难看了,是瑞士这个国家,甚至是整个西方金融界违背了所谓的契约精神。

而这次瑞信被收购,还不是2023年的第一次国际金融大地震,在更早之前,美国的硅谷银行也是因为破产倒闭,迟滞了上千亿美元的证券。如果这样的事情再发生一两次,那全球所有在西方银行有存款的人都会恐慌,人类将迎来一次非常大的金融动乱。

如果只是某家银行欠债不还,那大家可能还只是想看乐子,但瑞士这个国家吃相难看大家可就笑不出来了。以前大众总认为瑞士的银行非常的安全,在金融业有非常高的信誉。但它现在搞这么一出,直接让自己的信誉崩盘,大家就得开始考虑一下存在瑞士其它银行,甚至是存在欧美国家的银行的钱。

次要原因是瑞信自己本身经营的不好,很早之前就有破产的趋势。

这件事发生后,金融界无比震惊,西方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以及瑞士尊重契约精神的神话被打得粉碎。

现在有A、B、C三家银行,且三家银行都有大量对各自的投资项目。现在A银行倒闭了,那么B和C存在A那里的投资就打了水漂。这时候B和C银行就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的问题,用户存款、债券等资金取不出卖不掉,很可能造成用户对B和C的挤兑。

瑞士政府之所以要做这种砸自己口碑的事情有两个原因,一个次要原因和一个主要原因。

而现在整个西方的金融业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美国欠下了超过31万亿美元的国债,这直接把整个西方金融业推到了悬崖边缘。

出于对“瑞士金融业”这个百年招牌的考虑,瑞士政府的确有瑞信、瑞银合并的动机。不过正常情况下,瑞士会推动两个银行正常合并,不会出现修改法律以及清零AT1债券这种吃相难看的事情。让给瑞士做出这种事情的主要原因,是整个西方金融业的巨大风险。

这就像两次世界大战的局势一样,强国愈强,弱国灭国。如果没有瑞士银行的这件事情,说不定美国破产后整个瑞士金融界就会一地鸡毛。

在一家公司破产清算的时候,它的资产用处是有先后顺序的。首先是给所有员工发工资,以及各种赔偿和社会福利费用,然后剩下的才会按比例给债主还钱。

所以倒了一个A银行,B和C两家银行也被A拖下了水,这就是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

00013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