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05

韩信怎么死的(韩信最怕的三个英雄)

大财经2023-03-24 13:24:130

韩信获封齐王,这些丰沛人士都能理解,毕竟他的功劳太大,打下了半壁江山。但若韩信决定背汉自立,他们就难以跟从了。

都说奇货可居,在蒯通看来,韩信就是自己所要找的潜力股。

战斗开始之时,刘邦被项羽围困于固陵。情急之中,刘邦派使节向韩信请求援军,但韩信却充耳不闻,权当没听见。

韩信辛辛苦苦训练的军队,再次被刘邦夺走。

韩信怎么死的 韩信最怕的三个英雄

他最擅长于结合当时当地的敌情、地形、天气,巧妙利用敌人的弱点,发挥自己的优势,出敌不意,变幻莫测,以达到以寡胜众、以弱克强的目的。

良言难劝该死的鬼,话已至此,蒯通也只能长叹一声了。若韩信背汉自立,蒯通就将是韩信的张良、陈平、范增,富贵肯定少不了。

在历史上,为何权力而朋友相斗、夫妻相残、父子兄弟相争之事还少了吗?区区知遇之恩,又如何能让韩信不忍背汉自立?

然而庙小装不下大佛,才能平平的武臣自然也无法容纳蒯通这样的大才。

这个谋士到底是谁呢?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文章开头提到的赵国人——蒯通。

韩信怎么死的 韩信最怕的三个英雄

而正是这样一句话,让从前线赶回长安的刘邦脊背发凉。他立即下令:“给我把蒯通抓起来,我要煮了他。”

因此蒯通才会说韩信的面相凶险万分,背相则是贵不可言。

于是韩信命蒯通先行退下,容自己考虑两天。

他用兵如神,灵活机宜,因敌变化。

像灭魏时,木罂渡河,调动魏师痛加聚歼;破赵之役中,背水布阵,“置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消灭赵军。

但这句话,换做作为“自己人”的蒯通来说,却又不一样了。

然而可恨的是,韩信的功业完全是踩着郦食其的尸骨完成的。齐王田广以郦食其背信为名,将他残忍地烹杀。

韩信怎么死的 韩信最怕的三个英雄
韩信怎么死的 韩信最怕的三个英雄

听了蒯通的话,大度的刘邦果然将他无罪释放。

然而在灭亡齐国之后,韩信却突然发现,刘邦对自己的约束似乎没有那么大。

然而韩信却说:“我功劳很大,汉王是绝不会夺走我的齐国的!”

得天下者,必须有舍得一身剐的勇气和担当。

然而突然他又话锋一转,说道:

他先是仗剑从军,投靠了项梁,后来又在项羽帐下当参谋。

在正面,刘邦在项羽手下屡战屡败,只能勉强支持。而在韩信那一边,却高歌猛进,屡创奇迹。

当韩信准备从齐国边境撤军之时,蒯通突然闪到了他的身边,然后劝谏说:

其后刘邦赦免了韩信的死罪,将其改封为淮阴侯。

就这样,韩信麻雀变凤凰,真的做起了割据一方的大王。然而这一举措,无疑在韩信和刘邦之前种下了不可化解的嫌隙。这个梁子,算是结下了。

在连续灭亡魏、赵、燕、代四国之后,韩信带领的这支“偏师”已经膨胀到数十万人之中。

原来,这个“高阳酒徒”利用三寸不烂之舌,竟让齐王田广向汗国纳土称臣。齐国正是背楚归汉,决心做汉国最忠实的合伙人。

于是他撺掇旧部陈豨造反,其后又在长安阴养死士,准备取吕后和太子刘盈的性命。

不过话说回来,韩信的死确实很冤。若他听从蒯通之计,或许真的免掉这场灭顶之灾。

然而韩信千算万算也没想到,刘邦这老小子竟然故伎重演,再次夺走了韩信的军队,将韩信由齐王改封为楚王。

就当他兴冲冲地赶至齐王的宫殿,韩信却给他泼了一身凉水。

对于这一点,深谙人性的蒯通自然心知肚明。然而他所想的,并非化解和弥合这个嫌隙,而是继续撕裂这个伤口,让韩信与刘邦彻底决裂!因为只有两人彻底决裂了,蒯通才真正有出头的机会。

武涉之所以不能触动韩信,是因为他是敌人的谋士。

对此,吕后也履行了自己丈夫的“诺言”,他将韩信蒙在一个布袋子里,绑在钟室的房梁上,然后让宫女用竹签将他活活地戳死。

他的存在,让韩信想起了当年他在项王帐下的不快。

韩信没有亲戚,没有乡党,没有多少子女,就是一个孤家寡人。

权力是一种毒瘾,而韩信早就已经是重度成瘾者。面对这样的诱惑,他又如何能不动心呢?

韩信一听,兴趣来了,于是问:“先生有何高见呢?”

因为归根结底,韩信手下的军队并不是他自己一手拉起来的,而是刘邦给予的。其指挥的将领,也都是刘邦的乡党以及亲戚。

韩信猛然意识到,原来帝王之梦距离自己已经如此之近。

然而秦末乱世,却给了韩信这个“失业青年”以逆袭的机会。

韩信为何没有背汉自立呢?有人认为,这是因为韩信顾念刘邦对自己的恩情,是一种人性的考虑。

韩信的回答,让蒯通失望透顶。

和齐王那次不一样,如今的韩信已经没什么可以失去的了。正所谓,搏一搏,单车变摩托,万一造反成功了呢?

武涉失望地离开后,蒯通不失时机,又将他的话换了种形式,重新说了一遍。

这名使节表示,韩信刚刚平定了齐国,在当地无名无分,恐怕镇不住当地的反抗势力。

他兵临齐国,准备一举将其击灭。

一次韩信去拜访樊哙,樊哙竟在门前跪迎韩信:“大王竟肯光临臣下家门,真是臣下的光耀”。

对此,刘邦大喜过望,于是他在萧何的建议下登台拜将,将曾经一文不名的韩信立为大将军。

在灭齐之前,韩信对于刘邦可以说是忠心耿耿、令行禁止。

于是蒯通“详狂为巫”,装疯卖傻逃命去了。自此蒯通再也不见韩信。

而这一举措,也让刘邦稳稳地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听了这句话,韩信瞬间就明白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又有谁能证明,齐国是真的投降了呢?

因此,他命人逮捕了装疯卖傻的蒯通。但在下油锅之前,蒯通却突然恢复了“清醒”:

失去了稳固的根据地,韩信自然觉得很失望,但成为楚王,似乎也不错。

“大王以一人之力,平定四国,功高盖世。如今你手握强兵,占据齐国,附汉则汉兴,附楚则楚盛。因此我建议你,不如叛汉自立,居于楚汉之间,造就三足鼎立的局面。到时候再出兵制止楚汉相争,成就帝王之业!”

毕竟天下初定,宜赦不宜诛。况且韩信已死,蒯通还能闹出什么风浪吗?

对此张良提议:“你只要和韩信说:击败项羽后,我们共分天下!得到此消息,韩信就一定会来救援!”

然而韩信却说:“当年项王对于我言不听,计不从,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而汉王却拜我为上将,给我衣服穿,给我饭吃,言听计从。汉王对我恩重如山,我可不能背离啊!

根据民间传说,韩信的死状相当之惨。刘邦曾和韩信有约:“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

因为英布、彭越的军队,真是他们自己一手拉起的旧部。

而所谓的“背相”,则是指背汉自立。如此一来,进可以并灭楚汉,雄霸天下;退可以三足鼎立。

公元前203年,刘邦曾单枪匹马,闯入韩信在修武的大本营,将他的军权都夺了过来。

根据《史记》记载,韩信在死前曾撂下过一句狠话:“吾不用蒯通计,反为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在战斗中,韩信掌握了指挥权,并将项羽彻底击败。

自始至终,韩信的身边都没有强有力的支持性力量。其称王的合法性,很大程度出于刘邦的承认。

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之下,刘邦终于亲自接见了韩信。

然而项羽任人唯亲,对韩信的建议言不听计不从。项羽看韩信长得帅气,于是便让他担任礼仪性质的小官,给他充门面。

当时,刘邦正困守于荥阳,被项羽的军队团团围困,处境十分危急,急需韩信出兵援助。

在萧何的诓骗之下,韩信被迫前往长乐宫,庆祝刘邦击溃了反叛的陈豨。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他的阴谋因下人的逃亡而败露。最终,韩信悲惨地死在了吕后手中。

蒯通从容回答:

相比于对待彭越、英布,刘邦对韩信还是非常好的,还是当自己人看的。如果刘邦真想杀韩信,为啥不早点动手,还轮得到吕后?

就当刘邦准备发作之时,张良和陈平却分别在桌下踢了踢他的脚。聪明的刘邦立即心领神会,于是“骂道”:“大丈夫要做就做真王,做什么假王?”

韩信怎么死的 韩信最怕的三个英雄

那么韩信的遗言为何让刘邦惊恐到这种地步?这个蒯通又是何许人也呢?

如果韩信早一点死掉,或许还能博得个美名,让他的后代继续富贵下去。然而这一次,韩信却决定造反了。

韩信说:“我还是不忍心背叛汉王,汉王给我衣服,给我食物,让我当将军,如今当了王,我怎能背叛他呢?”

因为韩信在齐王的位置,坐得并不稳当。

但自始至终,韩信都爱惜着自己的瓶瓶罐罐,他不敢于冒险,担心再次变得一无所有。正是这种投鼠忌器的心态,导致了他的灭亡。

但很可惜,韩信没有。因此他只能像温水中的青蛙一样,一步步为刘邦所拿捏,最终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公元前196年,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走向了他的人生的末路。

“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弗行,反受其殃。”也就是说,若不接受上天的恩赐,是要倒大霉的!”

总之,背汉自立,沉没成本实在太高了,搞不好就再次一无所有;而忠于汉朝,至少还有齐王可以当。

因此不如在楚汉之间维持中立,到时候三国鼎立、三分天下、称孤道寡,岂不美哉?”

况且刘邦并没有给韩信以停止伐齐的指令于是心领神会的韩信立即调转马头,继续向齐国进军。

如今的他,已经有了和刘邦讨价还价的资本。而一切,则都是蒯通开启的。

他先是说服了他先是成功说服了范阳县令徐公,帮助陈胜部将武臣兵不血刃地平定了赵国和燕国。

镜子破了,裂纹几乎不可能重新吻合;水泼出去了,就再难以收回来。

蒯通本是范阳人,自幼攻读经史,精通谋略,深谙阴阳之术。但是秦始皇统一天下,战乱平息,导致蒯通难以兜售其所学。

韩信得到消息后,认为自己齐王的位置已经坐稳了,于是立即带十万精兵来援。

但如今,韩信执意只想做刘邦的合伙人,自己非但难以实现出人头地的梦想,反而有可能被杀掉灭口。

“以你面相来看,最多不过封侯,而且命运将凶险异常。”

“汉王让将军攻打齐国,可曾下诏要你退兵?郦食其一介书生,鼓弄唇舌便平定齐国七十二城。而将军带兵数万,花了数年时间才灭赵。难道将军的功劳,还比不上一个穷酸书生?”

刘邦出征归来后,听说韩信已死,且喜且怜。

一日,蒯通突然要给韩信相面,他连连遗憾地说:

曾经的部下,如今的同僚,韩信自然感到难以忍受。而这也就是“耻与绛灌”同列的由来。

事实上,这句话并非韩信第一次听到。韩信被封为齐王之后,在潍水之战中大破项羽的大将龙且。

汉军人数虽多,但其中枢指挥官,都大多是丰邑、沛县人士。

还真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杀人不用铁”。

韩信怎么死的 韩信最怕的三个英雄

上天是公平的,自然不能容忍项羽这样暴殄天物。韩信一气之下,投靠了刘邦。

谁知韩信刚一入宫,就被吕后下令绑了起来。

因为穷困,也没什么本事,韩信终日游荡,到处混饭吃,过着饥一餐饱一餐的生活。

于是恐惧万分的项羽,派谋士武涉前往齐国,试图策反韩信。武涉首先剖析了刘邦的为人。

看着自己手下数十万雄兵,韩信意识到,自己羽翼似乎已经丰满了。

蒯通真实的名字应该叫蒯彻。司马迁在编写《史记》时,为避开汉武帝的名讳,将“彻”改成了“通”,这在古代是非常普通的操作。

仅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刘邦就平定了关中地区,吹响了夺取楚汉战争胜利的进军号角。

就这样,韩信一夜回到解放前,再次沦为和周勃、灌婴、樊哙等人相似的“打工仔”。

彭城之战后,刘邦将军队分成两份。主力由自己带领,在荥阳附近与项羽主力反复拉锯;

刘邦、张良、陈平都明白,如今形势对汉国不利,韩信的倾向与态度在天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可得罪不了。于是还不如卖个人情,让韩信暂时称个王吧!

如果不是项羽宽容,刘邦早就死了。然而就是这样,刘邦依然没有知恩图报。

韩信怎么死的 韩信最怕的三个英雄

对此,韩信凄然道:“没想到我还有和樊哙同列的一天。”

如此一来,楚都彭城已经进入了韩信的射程。

然而就在这时,韩信的使者却来了。然而这名使者带来的并不是援兵,而是韩信的一个“请求”。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刘邦手下的谋士——郦食其突然出来“截胡”,将灭齐这个大功揽在了自己身上。

韩信怎么死的 韩信最怕的三个英雄

“狗总是要对自己主人以外的人狂吠。那时候,我只知道有齐王韩信,并不知道有您。秦失其鹿,天下英雄共逐之。和我一样做得人多得是,难道陛下能将他们杀光?”

“但看你的背形呢?又贵不可言。”

一开始,刘邦其实并不想杀韩信。刘邦诛杀功臣,其实杀得都是诸侯王,对自己的老兄弟们,刘邦还是相当厚道的。

他口中所谓的“面相”,其实指得是忠于刘邦。而忠于刘邦,位置最高不过王侯,而且很容易年仅弓藏;

就拿毒瘾来说,世界上戒掉毒瘾的,可谓屈指可数。而权力之瘾相对于毒瘾,其强度何止万倍?

但当他从吕后口中,得知了韩信的遗言,于是又产生了后怕和恐惧的情绪:“如果当年,韩信真的听从了蒯通的计谋,还有我汉家天下吗?”

此时的齐国已经撤去了防御,于是韩信得以飞快地杀到了历下和临淄,将齐国灭掉。

数天后,韩信再次召见了蒯通。以蒯通对于人性的深刻把握,他满以为韩信一定会遵从他的计谋。

时光荏苒,时间很快就到了垓下决战。

刘邦一听,简直气不打一处来。这是落井下石、趁人之危啊!

很显然,刘邦在韩信身边布了眼下。其证据是垓下之战后,刘邦又将“修武夺军”重演一遍。

他说,项羽曾和刘邦约为兄弟,两人发誓生死与共。谁知刘邦背信弃义,非要和项羽为敌。

因此韩信曾读过了一段威风的日子。然而在公元前202年,刘邦采用伪游云梦之计,将韩信抓起来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韩信帐下突然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个谋士,他说:“将军,可千万别撤军啊!”

因此他希望汉王能将他封为“代理齐王”。

死前他悲哀地感叹:“真恨我当初没有听蒯通的计谋,如今却为女子所杀,真是天意啊!”

刘邦一眼就看出了韩信的伎俩:他这是想从高级打工仔变成合伙人啊!没有我刘邦,你就是个一文不名的屌丝,如今居然蹭鼻子上脸了!

韩信怎么死的 韩信最怕的三个英雄

因此武涉图穷匕见地说:“齐王(韩信)功劳太大,刘邦未来必不能容你。

事实上,韩信并非不想背汉,而是不敢。

从其出身来看,韩信虽然穷,但绝非普通的平民。

在这次接见之中,韩信祭出了历史上著名的《汉中对》,详述了自己对“刘邦必胜,项羽必败”的看法,并提出了自己的作战方案。

在当时的社会,“功高封王”依然是大家的共识。因此韩信出于保本的目的,决定继续忠于汉朝。

众所周知,韩信的早年十分不得志。

但和韩信一样,蒯通也同样通过乱世,找到了自己安身立命、飞黄腾达的机会。

但常言道:“人性是最经不起考验的。”

然而一开始,刘邦并不在意这个从项羽那里投靠来的小将。然而夏侯婴和萧何却慧眼识珠,一眼就看出韩信是个人才。

他学过兵书,身上还佩戴着宝剑。在秦灭六国之前,韩信或许曾是一个破落的王孙子弟。

韩信怎么死的 韩信最怕的三个英雄

然而是金子总会发光,在治世之时,韩信恐怕注定要过上碌碌无为的人生。

灭齐大功被人抢去,韩信有些失望,于是准备撤军。

韩信一出马,果然不同凡响。

如果韩信真能对自己手下的军队支如臂使,刘邦又如何能如此轻易地夺走他的军队?

喜的是终于除掉了这个祸患,怜的是韩信确实功劳很大!

于是,韩信在蒯通的启发下,韩信做了一件大事。

如今的他,在天下之中已经具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另一路偏师则由韩信、张耳带领,负责翦除项羽的盟友以及侧翼,包抄项王的后路。

因此蒯通离开了武臣,并不断地寻找属于自己的明主,而兵临齐国的韩信则一下子映入了他的眼帘。

他真没想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统领百万大军,号令三齐之地”的韩信居然会那么“怂”。于是他赤裸裸地威胁道:

若刘邦依照此方法,去夺英布、彭越的军队,恐怕几个脑袋也不够砍。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