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智医药转型碰壁扣非两年亏10.29亿 曾宪经套现1.97亿涉违规收监管函
涉及违规减持,睿智医药(300149.SZ)实控人收监管函。
5月8日,深交所对睿智医药实控人曾宪经和控股股东北海八本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八本创业”)发出监管函,所涉事项为二者于2016年3月25日至2022年9月27日期间持股累计下降比例为8.30%,但二者合计持股比例累计变动达到5%时,未按照相关规定停止交易公司股份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曾宪经于2016年上位成为睿智医药实控人。2022年以来,曾宪经密集减持公司股份,通过三轮大宗交易累计套现1.97亿元。
实控人频频减持的背后,是睿智医药自身业绩承压。曾宪经入主之后,2017年和2018年睿智医药通过两笔收购向医药研发及生产服务业务(即CRO/CDMO业务)转型。
继2021年因重组标的业绩不达预期进行商誉减值而出现首亏之后,2022年睿智医药实现营业收入13.27亿元,同比减少21.54%;在资产处置收益等因素影响下,公司净利润为3.79亿元,同比增长194.12%,实现扭亏为盈。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当期净利润为亏损6.07亿元,同比增亏43.84%,两年内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10.29亿元。
针对业绩变动以及实控人减持等多方面问题,长江商报记者向睿智医药发出采访函。截至记者发稿前,公司尚未做出相关回应。
控股股东及实控人违规减持收监管函
5月8日,深交所对睿智医药实控人曾宪经和控股股东八本创业发出监管函。
监管函指出,2022年9月28日睿智医药披露的相关公告显示,曾宪经和八本创业作为一致行动人,于2016年3月25日至2022年9月27日期间,因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和主动减持等原因,合计持股比例由24.55%下降至16.25%,累计下降比例为8.30%。
但曾宪经和八本创业在合计持股比例累计变动达到5%时,未按照相关《证券法》第六十三条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停止交易公司股份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直至2022年9月28日才披露《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上述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
监管函中,深交所要求曾宪经和八本创业充分重视上述问题,吸取教训,及时整改,杜绝上述问题的再次发生。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睿智医药原为量子生物,2010年12月在创业板上市。2016年3月,上市公司原控股股东量子集团将其所持有的公司5909.4万股股份悉数转让。该次交易中,曾宪经受让公司2139.72万股,直接及间接合计持有上市公司1.0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4.55%,与其一致行动人黄雁玲共同成为量子高科实际控制人。
2018年6月,睿智医药实施定增。次年8月黄雁玲离世,此时曾宪经、黄雁玲夫妇对于公司的持股比例已稀释至20.58%。而在2021年7月,睿智医药控股股东八本创业定向向公司CEO华风茂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0.77%公司股份。
此后的2022年6月,睿智医药披露,曾宪经和八本创业自2022年6月13日至2022年6月14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890.0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78%。2022年9月28日,睿智医药再次公布,曾宪经自2022年6月15日至2022年9月27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108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16%。此次减持后,曾宪经和八本创业的持股比例合计降至16.25%。粗略计算,上述三轮减持完成,曾宪经合计套现1.97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在上述大宗交易的过程中,曾宪经的减持均价为每股9.9元至10.64元。但今年5月4日,曾宪经从八本创业手中以6.8元/股的价格受让40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实现低吸高抛。
剥离传统业务后一季度仍亏损
实控人频频减持的背后,是睿智医药自身业绩承压。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曾宪经入主之前,2010年至2016年,睿智医药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由1.24亿元、3375.04万元增长至2.59亿元、6498.1万元。
2017年9月20日,睿智医药耗资2.38亿元收购上海睿智化学研究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睿智”)10%股权。九个月后,睿智医药作价21.44亿元收购上海睿智剩余的90%股权。
此单资产重组完成之后,2018年睿智医药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提升262.05%、178.63%至9.97亿元、1.61亿元。但好景不长,2019年至2021年,睿智医药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28亿元、14.82亿元、16.91亿元,同比增长33.19%、11.58%、14.11%,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39亿元、1.55亿元、-4.02亿元,同比变动-13.75%、11.25%、-360.27%,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19亿元、0.83亿元、-4.22亿元,同比减少20.53%、30.31%、609.42%。
其中,2021年,睿智医药在上市后首次出现亏损,核心原因就在于上海睿智业绩承诺期满之后业绩变脸,公司对其计提商誉减值。值得一提的是,在被睿智医药收购之前,上海睿智的原股东方就包括曾宪经。
不过,虽然上海睿智业绩不及预期,但睿智医药依旧未放弃。2022年3月末,睿智医药作价2.3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亿元)将旗下量子高科出售给泰莱公司,以剥离原有的益生元业务,并专注于上海睿智所从事的医药研发及生产服务业务(即CRO/CDMO业务)。
也正是由于此笔资产出售,2022年睿智医药实现营业收入13.27亿元,同比减少21.54%;在资产处置收益等因素影响下,公司净利润为3.79亿元,同比增长194.12%,实现扭亏为盈。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当期净利润为亏损6.07亿元,同比增亏43.84%,两年内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10.29亿元。
今年一季度,睿智医药实现营业收入2.69亿元,同比减少30.45%;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856.69万元、-3266.81万元,同比减少401.63%、499.11%。
本文源自长江商报
“币圈”浪大鱼贵 多名大佬曾布局东南亚……芒格:加密货币更像“赌约”
近日,两名中国公民在巴厘岛酒店身亡的事件引发关注、惋惜与热议。5月7日,巴厘岛警察局发言人透露,针对这一案件,已有多达15名证人接受了调查,其中有酒店员工以及熟悉酒店位置的外国人。大财经2023-05-10 15:55:570001上海网红盘陷减配维权潮,苏州公司大裁员,仁恒置地遭遇危机
界面新闻记者|王婷婷界面新闻编辑|在地产圈素来以品质著称的新加坡房企仁恒置地(Z25.SI),近期却陷入了“质量门”风波。出问题的是位于上海杨浦的红盘仁恒海上源。当初销售均价接近12万元/平方米,奔着仁恒品质的业主近期开了个失望的盲盒——“波浪海上源”,即项目外立面的铝板凹凸不平。大财经2023-06-16 22:37:550000干股是什么意思 入干股一般怎么算
(图片来源于网络)有一个学员问我,他说合伙人说要给我干股。干股需不需要我对公司负什么责任?在这里我做一个解答,一般来讲,干股其实就是一种虚拟的股份。他不是在工商局登记注册的股份。因此,一般来讲,干股是只负盈不负亏,什么叫负盈不负亏呢,就是盈利的部分,他可以享受,但是公司亏损的部分。一般来讲,不需要他来承担责任。大财经2023-03-22 11:17:330000亏损扩大销售预测疲软 小鹏汽车股价一度跌超12%
小鹏汽车的股票在周三的交易中下跌超过12%触及8美元,落后于其最新收益报告中的第一季度预期。这家总部位于广州的汽车制造商调整后摊薄后每股亏损0.37美元,超出预期。与此同时,销售额比去年同期下降45.9%,至5.8731亿美元,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1.2536亿美元。本季度总交付量为18,230辆,比2022年第一季度下降约17.9%。季度毛利率为1.7%,环比下降7%。0000国产电脑操作系统 最好用的国产pc系统
徐汇数字经济近年来彰显蓬勃生机。从上海最早的微电子工业区,到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再到聚焦城市数字化转型、探索元宇宙新赛道布局,徐汇涌现了一批龙头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作为汽车科技领域的领先企业,徐汇企业斑马智行近日成功入选了上海市重点服务独角兽企业榜单,为徐汇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新标杆。斑马智行荣誉墙大财经2023-03-24 23:05: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