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13

形而上是什么意思(易经形而上通俗意思)

大财经2023-03-24 04:17:191

体用属于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体指本体或实体,用指作用、功用。体用是指本体或实体及其作用、功能和属性。

(二)本体论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万物的性与情、始与终、体与用相反相成,对立统一,构成了事物本体及其变化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间一切事物共有的,故称极,无一例外,故称太极,因此有言&34;阴阳者,气之二体&34;,&34;阴阳相摩,则生六子以生五十六卦&34;(《张子正蒙注·太和》)。&34;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原本于太极之一,非阴阳判离,各自孳生其类&34;(《周易外传》)。

在西方哲学史中,本体论是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学说,是研究现象世界存在的原因、本质和规律的学问。

本末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特别是魏晋玄学的基本范畴。本有本根、本体、本始、本质(根据)的含义,末有末节、末终、表现(作用)的含义。本末与体用范围含义相近。

本体论

《易传》从初始角度规定本末的含义。&34;《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34;(《易传·系辞下传》)。在这里虽以初爻、上爻代指事物的发端,因辞义微,事末显著,其上爻因卦之终,事之成而义理显。&34;本&34;隐微难见,&34;末&34;则显著易见又源于本,以初始与上终规定了本来的含义,已具有了抽象的哲学本体的意义。

总之,在易学研究中,以张载、王夫之为代表的气本体论,从《易传》太极、阴阳、道器的唯物主义路线出发,认为客观世界是物质性的世界,太极为气是世界的本源,是阴阳二气合一的实体。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是客观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从而建立起气本体论的易学哲学体系,标志着中国易学哲学发展的高峰。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本体论又称&34;本根论&34;,是指关于探究天地万物产生、存在、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据的学说。中国古代哲学家对天地万物本根的认识大体有三∶其一,根本是没有固定形体的物质,如&34;气体&34;;其二,根本是抽象的概念或原则,如&34;理&34;&34;无&34;;其三,根本是主观精神。第一种观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后两者则属于唯心主义。

道与器是易学的一对哲学范畴。《易传》从道器、形上形下来探讨本体论。其谓:&34;乾坤,其易之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34;《易传·系辞上传》)乾坤是《周易》的基本卦象,泛指天地阴阳。乾坤阴阳成列,卦画定位,则&34;易&34;之&34;体&34;也就确定下来了。乾坤毁,卦画不定,则无以见&34;易&34;。

在西方哲学史上,&34;本体&34;一词来自拉丁文 on(存在、有、是)和ontss(存在物),有存在、世界存在之意。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本体又称&34;实体&34;&34;本根&34;&34;本&34;。

易学的本体说

(二)道器

2.天下唯器说《周易外传》中提到&34;天下唯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无其器则无其道&34;,有形可见的具体事物为器,无形可见的法则为道,且二者合而为一,道依赖于器,故曰&34;无其器则无其道&34;。因此,不能离器而言道,更不能器外求道。王氏的道器观肯定了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抽象寓于个别之中,正确地解决了道与器的关系。

象指卦爻,象是有形的,易道即阴阳对立的法则是无形的。形而上是指无形,形而下是指有形。卦象有形,为形而下,易道无形,为形而上,故&34;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34;。可见,卦爻象及其所代表的有具体形象的天地万物称为器,即可见的现象和形体为器;无形的阴阳变易法则为道。道寓于器中。换言之,形而下是有形的器物,形而上是无形之道。《易传》将道与器对立起来,并以&34;形而上&34;和&34;形而下&34;作为区分,奠定了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发展的基本范畴框架,成为中国哲学史上形而上学的原则之一。

(三)体用

易学从太极、阴阳、道器、体用、本末、形上形下等范畴来探讨天地万物产生、存在、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和依据,形成了易学哲学中的形而上学或本体论。由于历代哲学家对太极、道、本体的认识不统一,便形成了不同的易学本体论。其中,以清代王夫之为代表的气本体论,可谓阐发并完善了易学本体论哲学体系。其基本学术观点如下。

形而上是什么意思 易经形而上通俗意思
易学

中国古代哲学关于本体论的研究又常常与生成论联系在一起进行,并以本末、道器、体用、形上形下的形式加以论述。

(四)易学的本体论

1.太极阴阳说(太极又称太和氤氲之气) 王氏在张载的太极即气说的基础上,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太极,认为太极是阴阳二气合一的实体。其所谓:&34;太虚即气,氤氲之本体。&34;&34;阴阳者,太极所有之实也&34;(《船山全书》)。太极分之为阴阳,阴阳合之为太极。&34;氤氲太和,合于一气,而阴阳之体具于中矣。&34;太极是气,是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体,所以说&34;是性情相需者也,始终相成者也,体用相函者也,性以发情,情以充性,始以肇终,终以集始,体以致用,用以备体…六者并撰而同有,同有而无不至。至则&39;极&39;,无不至,则&39;太极矣&39;&34;(《周易外传》)。

(一)本体

《易传·系辞上传》谓:&34;神老方而易无体。&34;其又言:&34;显诸仁,藏诸用。&34;这里&34;体用&34;二字已蕴含着后来作为哲学范畴的基本含义,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形成了有体有用、体用如一的思维模式。

(一)本末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