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招行、浙商人均年薪超58万
“金融降薪”话题热度居高不下,银行“金饭碗”的固有印象逐渐被打破。“银行打工人”薪资下降了吗?银行高管薪酬又如何变动?24家上市银行在2022年报中披露了薪酬相关数据。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梳理发现,24家银行中7家银行员工年度薪酬下降,比2021年多了5家,但降薪未成主流。当中,中信银行员工人均年薪最高,其次是招行、浙商银行,都超过了58万元。此外,多家银行高管的薪酬大幅下行,中信银行高管薪酬腰斩。
A
“银行打工人”降薪了吗?
7家银行员工薪酬下降
从整体趋势来看,降薪的银行确实变多了。在24家已公布薪酬数据的上市银行中,2021年下调了年度人均薪酬的银行只有2家,而2022年有7家银行出现了降薪,尽管降薪并未成为主流,但从薪酬涨幅来看,2022年相比2021年,涨幅有明显收缩。2021年薪酬涨幅超过10%的银行有14家,而2022年只有1家,为瑞丰银行涨薪12.24%。
具体来看,6家国有大行的员工人均薪酬水平保持相对稳健水平,出现了稳定上涨的走势;在股份行中,有平安、招商、光大和民生银行四家出现了降薪。其中,平安银行是7家银行降薪中幅度最大的,达到了7.36%,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平安银行已经连续两年降薪。
对此,资深产业经济研究人士王剑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数据来看,银行业员工的薪酬基本上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已基本没有太大的波动,不会存在大涨大跌的情况。
那么,银行员工年薪到底有多高呢?整体来看,“银行打工人”的年薪在30万-40万元之间的最多,四成银行都是这个薪酬水平,其中包括了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年薪最高,平均达到了63.4万元,其次是招行、浙商银行,都超过了58万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次人均薪酬根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数据口径,员工人均薪酬=(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期末应付职工薪酬-期初应付职工薪酬)/((期初员工人数 期末员工人数)/2),该项统计方法能够平滑薪酬总包和人员波动诸多因素,较为获得行业公允。据了解,这一数据不仅包括工资、奖金、补贴等可见现金收入,也囊括了社保、公积金、教育培训经费等福利,故而略高于员工实际工资水平。
B
银行高管降薪了吗?
4家股份行高管降薪超三成,中信高管薪酬“腰斩”
相较于职工相对稳定的人均薪酬水平,银行高管受“降薪潮”影响较为明显,其薪酬总额开始出现下行趋势。
梳理发现,2022年共有民生银行、光大银行、浙商银行、中信银行4家股份制银行管理层薪酬总额下降幅度大于30%。2022年四家银行管理层薪酬总额分别为3897.34万元、1918.80万元、1239.42万元、2942.08万元,分别同比2021年降低34.46%、34.68%、47.49%、50.15%。
中信银行高管薪酬出现了腰斩,根据披露该行去年唯一一位薪酬超过200万元的高管为202.70万元,其他高管薪酬均在150万元至200万元之间。民生银行、平安银行等股份制银行管理层的薪酬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数据显示,2022年,民生银行董事长高迎欣薪酬为389.08万元,较上年的633.12万元下降了246.8万元;行长郑万春薪酬为346.5万元,较去年下降了221.69万元。平安银行行长以及四位副行长2022年薪酬也均较同期下降了200万元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在已经披露数据的银行中,6家国有大行的高管薪酬水平相对较低,均未超过100万元,在86万元左右,差距较小。
据了解,2022年8月,财政部针对国有金融企业发布了“限薪令”,要求金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及对风险有直接或重要影响岗位的员工,基本薪酬一般不高于薪酬总额的35%,根据其所负责业务收益和风险分期考核情况进行绩效薪酬延期支付,绩效薪酬的40%以上应当采取延期支付方式,延期支付期限一般不少于3年。
在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看来,“银行高管降薪是因为银行当前更需要基层员工来拓展经营、来获客。”他进一步指出,当前银行的压力很大,主要的问题是客流减少,一方面利率很低,导致存款进不来,另一方面信贷需求已经到达了一个很难再有突破的水平,又面临信贷结构优化的压力,当前要摆脱对按揭的依赖。所以银行再次重视基层队伍建设,将高管的薪酬平摊给基层。未来银行还需要更加扁平化,以响应市场的变化。
关注
平安、招商、光大和重庆农商行
人均创利增长,薪酬却下降
那么已披露数据的24家银行员工的人均赚钱能力如何?银行的人均创收、人均创利两项数据是一个观察视角。
从人均创收来看,2022年人均创收出现负增长的银行是2021年的3倍还多,达到了16家。
多数银行的人均创收金额在200万元-300万元之间,有11家银行,其中就包含了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四家国有大行,邮储银行和农业银行的人均创收更低。值得注意的是,平安银行人均创收最高,高达406.94万元,而民生银行人均创收连续两年下降。
从人均创利来看,有18家银行都录得了正向增长的数据,瑞丰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和邮储银行人均创利增幅在10%-20%之间,江阴银行、张家港行、常熟银行和无锡银行人均创利增幅更是超过了20%。
不过,并不是人均赚钱能力提升了,人均薪酬就提升了。以人均创利为参考依据,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梳理发现,在24家银行中,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和重庆农商行人均创利均有增长,薪酬却都下降了。比如平安银行2022年人均创收增幅达15.19%,但人均薪酬却下调了7.36%;招商银行2022年人均创利增幅达到了5.58%,人均薪酬却下降了2.46%;重庆农商行2022年人均创利增长了5.63%,人均薪酬也下降了6.36%。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数字金融研究中心
数据采集、分析:研究员 熊润淼、谢小清
设计:何欣
数据来源: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根据东方财富choice终端薪酬数据整理
四川内江一个加油站拍卖,才1232万,竟没人要流拍了
现在拥有一个位置不错的加油站,似乎是一种一本万利的生意,因为现在车辆太多了,虽然电动车在增加,但是燃油车还是占了大部分,而且现在的加油站也可以增加充电桩来创收。因为加油站的生意比较好做,所以各地在挂牌出让有关加油站用地的时候,往往都会非常抢手,小小的加油站,单单拿地成本就好几千万元。不过近日,在四川内江,一个现成的加油站被拍卖,才一千万出头,却没有人要,这是怎么回事呢?大财经2024-01-12 10:47:240000甩八折三次流拍,江西银行经历了什么?
来源:密探财经(ID:SpyFinance)昔日备受资本追捧的中小银行,如今分化也日益明显。知名城商行之一的江西银行,就是其中“被冷落”的一家典型银行。11月23日,赣州银行南昌分行在阿里法拍平台“二次”拍卖8000万股江西银行股权,对外报价约1.86亿元,虽有两百余人围观,最终因无人应拍而流拍。大财经2023-11-29 13:59:440000胃在哪个位置图 胃脘在哪个位置
俗话说,三十之前胃养人,三十之后人养胃。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会慢慢发现,自己的胃开始变得娇气了,之前吃什么都无所谓的,现在也开始注重养生了。其实,不是自己的胃变得娇气了,而是胃确实生病了,所以才会表现出一些不适。胃是一个很容易显露自己不适的器官,所以大家经常会感觉到胃部不舒服。而且关于胃痛的症状,很多人可能心里明白,但却无法准确表达出来。大财经2023-03-22 18:59:2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