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公告精选(4月20日)|全筑股份被债权人申请预重整;“20恒大05”债券展期通过
【全筑股份:被债权人申请预重整】
上海全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全筑股份”)4月19日晚间公告,因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具有重整价值,债权人森西实业于4月19日向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公司进行预重整。
点评:目前,全筑控股有1只存量债券,规模3.84亿元,将于2026年4月20日到期,最新债项评级为“BB”。
全筑股份存在多次被执行记录,据企业预警通,2022年以来,全筑股份有52次被列为被执行人,执行金额累计3306.85万元,且有6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供应商及恒大票据持有人因公司及子公司未能及时偿付款项或兑付票据而提起诉讼。
全筑股份曾在1月30日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亏公告,公司预计2022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5亿元到-15亿元;预计2022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资产为-4000万元到-5亿元。若公司2022年年度经审计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资产为负值,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将在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023年4月4日,东方金诚评级将全筑股份主体信用等级由BBB-下调至BB,评级展望维持为负面,“全筑转债”债项信用等级由BBB-下调至BB。东方金诚认为,公司营运资金面临较大压力,偿债资金筹措压力大,预计未来公司业务收入、利润将继续承压。
【恒大地产:“20恒大05”债券展期通过,恒大地产及相关当事人收上交所通报批评处分】
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恒大地产”)于2023年4月19日公告,其旗下“20恒大05”于近期召开2023年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调整“20恒大05”债券利息兑付安排的议案》,议案通过率在半数以上。至此,“20恒大05”债券的利息兑付将再度展期。“20恒大05”于2021年10月19日至2023年4月18日期间的利息支付时间,调整至2024年4 月19日完成支付。同日,因未及时披露2021年年报,公司及相关当事人遭沪深交易所通报批评。
点评:目前,恒大地产有13只存量债券,规模513.63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债券4只,规模297.00亿元,相关债券最新债项评级为B。
据企业预警通,恒大地产已有2只债券违约,违约金额7.03亿元。截至目前,恒大地产有5只债券正在展期中,债券余额385亿元。
4月3日晚间,恒大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债权人特别小组的成员签订了三份重组支持协议,即“A组重组支持协议”“景程重组支持协议”和“天基重组支持协议”,据此各方同意合作以促进拟议重组的实施。根据重组核心条款,恒大将发行新的债券对原债券进行置换;新债券年限4年~12年、年息2%~7.5%;前3年不付息,第4年初开始付息、付本金的0.5%。
另外,恒大地产未能在上述规定时间内提交并披露 2021 年年度报告,且截至目前,恒大地产仍未披露 2021年年度报告。恒大地产的上述行为违反了《债券上市规则》相关规定。
恒大地产在公告中表示,恒大地产及相关当事人对未能按时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高度重视,已于2023年4月7日与新聘任审计机构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签署《审计业务约定书》,约定由利安达担任恒大地产审计机构,同时利安达自《审计业务约定书》生效之日起已开始履行相关职责。
【武汉当代集团:"17当代01"2022年及2023年年度付息日展期至2024年5月2日】
4月18日,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武汉当代”)公告,“17当代01”本期债券兑付日,2022年度付息日以及2023年度的付息日展期至2024年5月2日。展期期间,“17当代01”票面利率保持不变,继续按照6.8%计算利息,展期支付的利息不计算孳息。
点评:目前,武汉当代存续债券8只,存量规模43.80亿元,其中“H18当代2(143692)”将于一年内到期,到期时间为2023年6月20日,规模10.00亿元,该债券最新债项评级为CC。
据企业预警通,武汉当代已有9只债券违约,违约金额40.74亿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恒大地产曾有15次债券展期,债券余额72.3亿元。
武汉当代科技同样存在年报披露不及时的问题,截至目前,公司最新年报信息仅更新至2021年三季报。据大公国际2022年7月对武汉当代的评级报告,公司最新主体评级为C。大公国际认为,当代科技境内债券展期,同时即将到期债券偿债资金不确定性加大,流动性压力较大,债务偿还能力明显下降。
【杭州市金融投资集团:公司外部董事章国经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
杭州市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杭州金投”)公告,公司外部董事章国经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杭州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相关审查和调查尚在进行中。
点评:目前,杭州金投存续债券25只,存量规模175.00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债券13只,规模91亿元。
2023年2月27日,标普评级确认杭州市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BBB”长期/“A-2”短期发行人信用评级。标普认为,杭州金投将在未来12-24个月内与杭州市政府保持非常紧密的联系,并发挥非常重要的政策作用。杭州金投基本稳定的财务实力将在未来两年缓解资产负债表驱动的增长。标普预计,在市场动荡的情况下,该集团将保持其财务杠杆,并维持足够的利息覆盖能力。
据企业预警通,2022年前三个季度,杭州金投实现总营收290.88亿元,同比增长22.97%,实现归母净利润17.51亿元,同比增长14.24%。公司总资产901.89亿元,总负债574.51亿元,其中主要是流动性负债,为341.93亿元,占比59.51%,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55.94亿元。公司账面货币资金78.37亿元,资产负债率63.70%,流动比率0.54倍,现金比率0.35倍,资金流动性一般。
【新津交投:公司涉及重大诉讼进展情况】
成都市新津交通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新津交投”)公告,重庆城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重庆城建”)诉该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案,由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3年3月6日出具(2022)川01民终26510号民事判决书,本判决为终审判决。据公告,新津交投须在限期内向重庆城建支付工程款18011336.6元及利息。
点评:据企业预警通,目前新津交投存续债券2只,存量规模16.00亿元。其中私募债8.00亿元,占比50.00%。一年内到期债券1只,到期日为2024年4月1日,该债券最新评级为AAA。
近年来,新津交投营业总收入逐年减少,2020-2021年全年实现总营收7.80亿元、5.93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新津交投实现总营收4.53亿元,同比下滑18.24%,实现归母净利润0.03亿元,同比下滑96.62%。
资本结构方面,公司总资产154.18亿元,总负债83.88亿元,其中短期债务16.39亿元,流动性负债31.33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5.20亿元。公司账面货币资金5.65亿元,资产负债率54.41%,流动比率4.37倍,现金比率0.18倍。
东方金诚2022年5月给予新津交投“AA”评级,展望稳定。东方金诚认为,跟踪期内,成都市经济实力很强,其下辖的新津区地区生产总值保持较快增长;但公司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较弱的存货和应收类款项占比较高,资产流动性依然较弱;公司全部债务规模继续增长,短期有息债务规模较大,仍面临一定的短期偿债压力。
本文源自财联社 王琪
延伸产业链 增强价值链 内蒙古久泰新材料有限公司产业发展能级持续提升
近年来,我市结合自身地域优势、基础优势长远布局,围绕“六大产业集群”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其中现代化工产业在项目集聚和招引过程中,牢牢把握专业化、精准化原则,产业发展能级持续提升。0001云涛生物2022年净利144.89万同比下滑40.82% 销售成本增加
挖贝网5月5日,云涛生物(831591)近日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1,431,779.79元,同比增长2.16%;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48,903.90元,同比下滑40.82%。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777,068.20元,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17,382,704.90元。000390岁叫什么之年 96岁叫耄耋还是期颐
生命是一个盛极而衰的过程,我们无法阻止死亡的降临,只能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尽可能的延缓衰老,增强体质。无论你年轻时多么神采奕奕,多么精明能干,到老都会终日被疾病缠身,每天只能与大量药物和瓶瓶罐罐,度日如年,当你真正老到掉牙的时候,你才会明白,原来生命真的很短暂。人的一生不过是从幼儿到成人最后到老年的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精力大不如从前,各器官各组织衰老速度加快,各种疾病缠身。大财经2023-03-22 07:50:030000艰难爱情结局 艰难爱情结局孟浩出狱
古早娱乐圈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女明星用“择偶经济学”嫁豪门。提到嫁豪门,人们就会下意识地想起当年那个风光一时的“范爷”:我不嫁豪门,我就是豪门。“豪门论”的出现使得女明星们人人自危,生怕成为群众口诛笔伐的对象,而车晓却是连怕的机会都没有——在豪门论出现的头一年,车晓便轰轰烈烈地嫁给了富商李兆会,直接成为了网友们首当其冲地“拜金女”。2010年对于车晓和李兆会来说,是事业爱情双丰收的一年。大财经2023-03-25 19:19:3800040降息预期落空!人民银行再向市场投放超万亿元
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加,市场对于央行货币政策的预期也变得更加敏感。近日,中国人民银行(PBOC)宣布再次向市场投放超过万亿元的资金,这一举措无疑给市场带来了更多的信心和稳定性。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全球经济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许多国家的央行纷纷采取降息等宽松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然而,中国央行这次却并未跟随这一趋势,而是通过向市场投放资金,以更加稳健的方式来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大财经2024-01-22 20:20:560000